華東理工大學非全日制專業(yè)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(yǎng)方案
機械工程領域(代碼:085201)
77779193永利官網(wǎng)
2015年5月修訂
機械工程是為國民經(jīng)濟建設和社會發(fā)展提供各類機械裝備和生產(chǎn)制造技術以創(chuàng)造物質(zhì)財富和提高社會文明水準的重要工程領域,應用非常廣泛。機械工程領域涵蓋了機械設計及理論、機械電子工程、機械制造及自動化、車輛工程等機械工程學科博士和碩士學科點,并與計算機技術、材料、動力機械、過程機械、電氣、電子與信息、控制工程、安全、工業(yè)設計等工程領域及力學學科密切相關。進入21世紀機械工程科學技術正在向數(shù)字化、微型化、綜合化、精密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、網(wǎng)絡化、綠色化、仿生化、極端化等方向發(fā)展。為了發(fā)展華東理工大學非全日制機械工程領域工程碩士(在職攻讀)專業(yè)學位研究生(以下簡稱工程碩士生)教育,提高工程碩士生的培養(yǎng)質(zhì)量,根據(jù)國務院學位委員會《關于制訂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專業(yè)學位研究生培養(yǎng)方案的指導意見》,結合學校培養(yǎng)工程碩士的實際和機械工程領域?qū)W科特色制定本培養(yǎng)方案。
一、培養(yǎng)目標
工程碩士專業(yè)學位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(lián)系的專業(yè)性學位,側重于工程應用。主要是為機械工程領域工礦企業(yè)和工程建設部門培養(yǎng)應用型、復合型的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。
二、培養(yǎng)年限
本專業(yè)學位學制為3年,培養(yǎng)年限為3-5年,課程學習成績有效期為5年。
三、研究方向
1.現(xiàn)代機械設計理論及應用
2.機電一體化技術及應用
3.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技術
4.機械設備檢測和故障診斷技術
5.工程摩擦學及表面工程
6.機械CAD/CAE/CAM
四、課程設置和學習
本學科專業(yè)碩士生應完成不少于32學分的課程學習,一般在入學后的前四個學習單元內(nèi)完成。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,要求集中授課,原則上要求在校學習的時間累計不少于六個月。
五、中期檢查
1.中期檢查安排在第三學期,由學生所在學院負責。
2.中期檢查前必須完成課程學習并獲得相應學分。
3.碩士生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內(nèi)填寫《華東理工大學專業(yè)學位碩士研究生中期檢查表》,檢查內(nèi)容包括課程學習的學分和成績、思想表現(xiàn)、參加學術活動情況和開題報告等。
4.開題報告
碩士生應首先搜集有關文獻資料并進行實際調(diào)查,把握學科發(fā)展前沿,重視文獻知識產(chǎn)權,寫好文獻綜述。在此基礎上,寫出開題報告,并在導師安排的開題報告會上作公開報告、答辯,經(jīng)審核通過者方可進入學位論文工作。
六、學位論文與學位授予
研究生從事學位論文的工作內(nèi)容及其所產(chǎn)生成果的知識產(chǎn)權屬華東理工大學。與外單位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研究生或聯(lián)合開展畢業(yè)論文的,根據(jù)合作合同判定。學位論文的評閱、答辯和學位申請與授予等工作按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》和《華東理工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》的規(guī)定進行。
華東理工大學機械工程非全日制專業(yè)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表
(≥32學分,4個學習單元內(nèi)完成)
課程編號 | 課程名稱 | 學位課 | 必修/ 選修 | 學時/學分 | 學習單元 | 任課教師 |
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
1.公共課(學位課) ,≥12學分 |
009P030500A001 | 政治理論 | 學位課 | 必修課 | 40/2 | √ | √ |
|
|
|
|
|
| 米丹,何玲 |
011P050200A001 | 研究生基礎英語 | 學位課 | 必修課 | 120/3 | √ | √ | √ |
|
|
|
|
| 管博,黃淑芳,邵惟韺,佟方,王捷,王鑫 |
006P070100A002 | 計算方法 | 學位課 | 必修課 | 40/2 |
|
|
| √ |
|
|
|
| 殷錫鳴 |
006P070100A003 | 數(shù)理統(tǒng)計方法 | 學位課 | 必修課 | 40/2 |
|
|
| √ |
|
|
|
| 劉劍平 |
015P030101D001 | 知識產(chǎn)權 | 學位課 | 必修課 | 40/2 | √ | √ |
|
|
|
|
|
| 張曉東,李龍 |
017P120500A019 | 文獻檢索與檢索案例研究 | 學位課 | 必修課 | 20/1 |
|
| √ |
|
|
|
|
| 唐永林,霍麗萍,陳榮 |
2.核心課(學位課) ,≥10學分 |
004P085201B007 | 現(xiàn)代設計方法 | 學位課 | 必修課 | 40/2 | √ | √ |
|
|
|
|
|
| 王建文 |
004P085206B001 | 機電控制工程 | 學位課 | 必修課 | 40/2 |
|
| √ | √ |
|
|
|
| 曹恒 |
004P085201B009 | 先進制造技術 | 學位課 | 必修課 | 40/2 |
|
| √ | √ |
|
|
|
| 王慶明 |
004P085201C008 | 摩擦學與表面工程 | 非學位 | 選修課 | 40/2 | √ | √ |
|
|
|
|
|
| 安琦 |
004P085206B002 | 機械設備的監(jiān)測與診斷 | 學位課 | 必修課 | 40/2 |
|
| √ | √ |
|
|
|
| 周邵萍 |
004P080206B003 | 機械工程CAD/CAM | 非學位 | 選修課 | 40/2 | √ | √ |
|
|
|
|
|
| 王慶明 |
004P085201B008 | 機械CAE技術及其應用 | 學位課 | 必修課 | 40/2 | √ | √ |
|
|
|
|
|
| 顏建軍 |
3.選修課(非學位課) ,≥10學分 |
004P085206C001 | 專業(yè)英語 | 非學位 | 選修課 | 40/2 |
|
| √ | √ |
|
|
|
| 安琦 |
004P085201C005 | 機械工程領域技術進展講座 | 非學位 | 選修課 | 20/1 |
|
| √ | √ |
|
|
|
| 安琦,等 |
004P085206C003 | 機電工程測試技術 | 非學位 | 選修課 | 40/2 |
|
| √ | √ |
|
|
|
| 林礪宗 |
004P085206C004 | 工程軟件應用技術 | 非學位 | 選修課 | 40/2 |
|
| √ | √ |
|
|
|
| 王和慧 |
004P085201C006 | 機電一體化技術及其進展 | 非學位 | 選修課 | 40/2 |
|
| √ | √ |
|
|
|
| 鄭建榮 |
004P085201C007 | 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 | 非學位 | 選修課 | 40/2 | √ | √ |
|
|
|
|
|
| 劉小成 |
004P085224C011 | 承壓設備失效與預防 | 非學位 | 選修課 | 40/2 | | | √ | √ | | | | | 關凱書 |
004P085224C012 | 安全人機工程 | 非學位 | 選修課 | 40/2 | | | √ | √ | | | | | 聶桂平 |
019P085239D001 | 管理學基礎 | 二選一 | 非學位 | 選修課 | 40/2 |
|
| √ | √ |
|
|
|
| 蔣景楠 |
019P085239D002 | 國際金融與國際貿(mào)易 | 非學位 | 選修課 | 40/2 |
|
| √ | √ |
|
|
|
| 江林 |